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发文正式开展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教学成果是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实施方案。教学成果奖每四年组织一次评选,是目前教育教学领域的最高奖项,更是反映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学校积极筹备创建江苏海洋大学的过程中,高级别教学成果奖的取得,是大学创建的一项关键指标。学校以此为契机,举全校之力加强教学成果建设工作,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
提前启动,全面摸底。鉴于教学成果的取得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校在2015年就已经启动了教学成果奖的预申报工作。一方面对全校教学改革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另一方面促使教师对教学改革方案落实实践并不断完善。在预申报的基础上,学校全面组织了连云港市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工作,拓宽学校教学成果获奖面,为争取高级别奖项打好前战。
专家解读,淬炼思路。为了使广大教师对教学成果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学校结合“校长论坛”,聘请多位专家来校针对教学成果奖培育申报进行解读和辅导。沈阳化工大学校长李志义教授、扬州大学副校长胡效亚教授、常州大学党委书记史国栋教授等多位专家,结合自己成功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多年担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的工作经验,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成果理念导引、问题分析、内容体系、改革举措、成果支撑、材料提炼、特色亮点等进行解读和分析。通过多位专家多视角、多层面的深度剖析,精准把握教学成果各关键要素和培育思路。
重点培育,滚动推进。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内涵建设、工程专业认证、课程教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方面都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实践成果。在全面摸清学校教改“家底”的基础上,学校对学生受益面广、实施效果好、敢于突破创新的教学改革实践成果,进行有效整合提炼、重点培育。11个重点培育项目制定成果实践工作推进计划、任务量化分解及具体责任人。学校按期召开项目工作推进会,实时把控项目进度,针对具体问题研讨并提出解决措施。年前,各培育项目利用寒假时间进行集中封闭统稿,反复打磨材料。通过多次滚动推进,催生高品质成果。
校外会审,问诊把脉。在省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前,聘请省内知名专家进行会评。通过与各教学成果培育项目主要成员面对面的交流与反馈,专家逐一预审、质询、提出修改意见,各项目组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并完善材料,力争高级别奖项。
经过全校上下全面动员、提前启动、群策群力,重点突破,我校此届教学成果奖评审与推荐工作圆满结束。目前学校共获得连云港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评出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7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15项,择优推荐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
